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德明) 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郭传杰受邀走进天津河北区,见证天津二中人工智...
中国科学家获国际血液病学奖项
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23日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颁发杰出服务奖,以表彰他创建半相合骨髓移植“北京方案”,为国际血液病学做出杰出贡献。
科学家精神如何融入科学教育?要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家精神作为根基于我国科技事业伟大实践的精神体系,在一代代科学家投入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征程中,孕育产生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

《科学与科学家故事》:推动科学教育落地生根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有望“穿”在身上!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室温下可充钙-氧电池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创建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充放电,稳定运行700次循环,展现出高安全性、较低成本等优势,并为可穿戴电池织物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已在线发...

首次观测到!祝贺我国科学家
为什么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朝着理解高温超导...
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名呼吁:“工科理科化”亟待扭转
长期以来“重论文轻实践”的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的步伐。为此,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合署名,呼吁重视改变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
国际技术经济专家李峻锡获聘中国科学家论坛副主席
据悉,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将于2023年4月在京举行。近日,国际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专家李峻锡教授受聘为中国科学家论坛副主席和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领域首席科学家。李峻锡表示,将...
我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新华社上海1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胡喆)“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

17位科学家获奖!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
12月10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十五周年庆典暨十五届颁奖典礼大会在上海科技大学隆重举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