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路径与实施策略

admin 2023年2月15日14:34:31
评论
35 5534字阅读18分26秒
摘要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担当向高职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

研究背景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担当向高职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2010年起,我国相继出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等印发的《关于公布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都明确了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相应地,各级各类学校也积极开展了非遗传承实践,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关于高等教育与非遗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非遗保护与传承使命的研究。如沈燕红从使命担当、社会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论证了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传承的必要性;李想从非遗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角度,呼吁高校开展非遗教育工作。二是关于高校传承非遗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陈淑君、刘安定等人提出让高校图书馆参与到非遗传承和保护中来;杨帅提出将非遗融入高校教学;高澄明等以浙江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提出传统音乐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路径。三是关于高校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陈思琦认为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转型、国内外各种思想冲击的时代背景下,要从传播形式、传播媒介、传播平台三方面入手,让青年学生加入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去;刘筱湄以高校美术专业为例,谈到高校专业在非遗传承上面临的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应对之策。沈略从社会、政府、体制机制和软硬件条件方面阐述非遗面临消亡危机的原因,提出从加大宣传、完善立法与重视人才建设和专家指导、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总体而言,在过去的研究中,在研究对象上对高职院校研究少,在研究内容上更多从高校如何传承和保护非遗进行探究。本文选取了近20所高职院校为样本,系统归纳了非遗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非遗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路径分析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非遗传承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包含三个层面:融入理念文化(精神文化)、融入制度文化与融入环境文化。一是融入校园理念文化。将非遗保护与传承理念融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推动“授业”与“育人”相融合,深化校园文化内涵。以学校层面的大非遗文化教育策略,带动师生主动建立起非遗保护与传承理念。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形成了特色的非遗理念,如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临沂职业学院、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等。临沂职业学院明确了“德技并修”的文化育人目标,以“融入专业、服务发展、锻造匠心”的非遗文化育人理念为导向,将非遗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创新,成效明显。二是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发挥学校的价值和制度引导作用,利用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学校自行制定激励机制,建立起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校园活动秩序和强化师生参与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如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作室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引进制度》《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办法》等制度,来规范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引进和管理。三是融入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文化包括实体环境文化和网络环境文化。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将非遗作品以图片、海报等形式实现非遗的常态化宣传;将雕刻、园艺等非遗技艺运用于楼栋、雕塑、景观设计,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普及,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线上学习快速普及,高职院校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云课程等方式发布有关非遗的短视频、微故事等,赋予非遗现代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非遗文化认同和自觉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意识与使命感。目前,有些高职院校设有体验馆、展馆、博物馆、虚拟游览库、数字展馆等。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非遗技艺传承融入课程教学。第一,引进非遗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开办讲座;聘请其担任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等,建立大师工作室,组建层级传承团队,推行现代学徒制。如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聘请天津市非遗艺术家、传承人为工坊客座教授、特聘教师和社团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口传心授;依托“津门非遗工坊”开展中华传统手工技艺项目育人课题研究,提炼总结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津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项目的育人经验。第二,融入课程思政,开发非遗课程。非遗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在课程中,恰当引用相关内容,有助于课程思政成效的达成。根据区情、校情、学情,充分挖掘地方非遗资源,将非遗整理成系统、规范的教育教学内容,据此开发出校本课程标准、开发多样化的课程。目前,多所学校采取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如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开设了“手工印染与制作”“服装绣花制版”“扎染”“民间传统工艺”“剪纸”等课程。第三,开办非遗专业。非遗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特点,高职院校以现有专业设置和地区非遗资源为基石,根据专业特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点,办强非遗专业,根据企业需求输送骨干人才。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优秀非遗成果转换融入学生活动。高职院校充分挖掘非遗中优秀文化因子蕴含的道德意蕴、育人价值和人文精神,使非遗与各类学生活动融合。第一,建立非遗相关社团。高职院校聚合拥有相同兴趣的学生群体,建立起多种非遗社团。如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书法协会、大学生非遗学社等学生社团,发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收集各地非遗项目,广泛开展非遗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本地非遗的了解,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第二,引导学生参加非遗相关赛事。通过竞赛促教、促学,创新“赛教结合”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共获非遗文化相关奖项20余项,这种教学既彰显了非遗学习的合理性与利好性,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第三,让非遗为“双创”教育助力。盘活本地非遗资源,将非遗文化与技艺融入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打造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和创业项目,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积极将非遗文化与“双创”教育融合,在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中获福建省职教赛道金奖、福建省“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文化组金奖。通过项目培养了学生将传统文化技艺与创新创业融合创新的意识,同时也拓展了区域非遗产品市场。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非遗元素全面融入社会服务。一是融入咨询服务。基于科学研究和调查,深入挖掘地区的文化历史底蕴,围绕区域文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与企业共建非遗研学基地,发挥学校人才智库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产品研发顾问,参与企业产品设计与开发,实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企业发展的三赢。二是融入文化服务。挖掘、整理、创新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将图书资料、博物馆等向大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企业”等校外推广活动,开展开放式培训,为行业企业、社区、乡村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三是融入脱贫服务。“输血式”帮扶: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如与旅行社、景区等合作售卖非遗手工技艺产品,与剧院等合作进行舞蹈、音乐表演,推动非遗的商品化、产业化,点对点帮扶贫困家庭、有需要的非遗传承人或其他相关机构。“造血式”帮扶:招收家庭贫困、残障人士、失学失业人员,为其提供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其掌握一门非遗技艺;对于极优秀的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新生代传承人,通过就业实现脱贫致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秉承“公益办学、教育扶贫”的宗旨,以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贫困女生为招生对象,借助国家政策、社会爱心资助帮助其“零成本”学习和传承绢人、蜡染、枫香染、苗绣等技艺,为她们提供就业平台实现就业,推动实现“人人就业,全家致富”。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对非遗进入高职院校的思考和建议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营造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国家层面立法。应加强非遗法配套法规和文件建设,建议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扶持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在教育层面,加快制定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相关法规,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上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二是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建议地方政府以国家政策法规为遵循,以先试先做的区域(如江苏、云南等省)为典型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非遗保护条例和专项规章制度。地方政府与当地教育、文旅等部门协调沟通,出台本地区、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法,明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权责利,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三是借力“互联网+”。依托信息平台,如非遗普查资源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非遗专题资源数据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实现非遗的数字化、影像化,达到长久保存、生动展示和广泛传播的成效;依托教育部、文旅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权威媒体和热门短视频软件,多维度、多形式地对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的先进案例和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报道,提升社会成员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依托VR、AR、可视化工艺体验等手段,提供更加生动、真实的体验。四是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举办文化节、旅游节等,从衣(苗绣、旗袍)、食(特色饮食)、住(剪纸、雕刻)、行(造船)、乐(满族舞蹈)等方面渗透非遗文化、技艺和产品,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与群众的日常生活贴合,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创新非遗进校模式。建立非遗产业学院。探索“学校+企业+基地”的非遗进校新模式,紧密结合地方非遗资源,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和传承人的四方联动,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达到同时收获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理想效果。畅通互联网营销渠道。让非遗成为可以消费的文化,是近年来非遗传承的新形式。高职院校顺应市场需求,发挥本校人才、技术、设备优势,进行非遗项目研究、非遗产品开发;以直播行业为背景,开设网络直播营销专业,培养非遗营销人才,打开产品的固有市场,拓展产品推介、展示和营销渠道。构建“非遗+”乡村振兴模式。高职院校师生结合地方非遗资源,联合政、校、行、企共同建设非遗就业工作坊、乡村振兴工作室,发挥学校人才智库优势,为失业、待业人员提供学习技能与就业的平台。同时,依托文化创意赋能乡村传统产业,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手工业与现代产业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旅游类、设计类等的专业优势,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助力精准扶贫,推动地方打造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加强非遗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健全教师招聘制度,完善教师准入与退出制度和专业标准,畅通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进校通道。确立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政府层面,建立非遗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强化监督检查制度,优化教师准入与职称评价标准,构建非遗师资培训体系;在学校层面,将教师参与非遗培训、教学纳入常规考核机制中,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对积极参与非遗项目培养培训的教师予以奖励,对作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范畴,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将非遗教师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规划。组织教师参与教育部、文旅部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特别是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开拓视野;并选派优秀教师深入地方、深入企业,参观体验、亲身实践,加深对非遗的理解与认知,学习非遗知识与技艺。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加强发挥本科院校优势。由所在高职院校牵头,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非遗进校和教育传承的基本准则,以平台和活动为支撑,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协同国内相关高校(如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整合各学科优势,建立协同交流机制,为非遗进高职院校提供人、财、物支撑,为其他学校开展非遗进校活动提供示范,在社会上引起连锁反应,带动社会各界更广泛参与。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加强政府统筹。第一,加大中西部协作力度。政府是非遗保护和传承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要建立起纵向的层级管理体系和横向的跨区域的管理体系,推动不同地区积极联动,构建协调非遗相关事务的合作管理体系。鼓励院校在非遗传承领域的交流,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推动重点院校对口帮扶资源匮乏、发展落后地区的院校,加快落后地区非遗进校、非遗传承的进程。第二,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认真执行《“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应地制定地方“三年行动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远景规划”,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实现有效管理、有序开发。第三,加大专项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将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纳入财政计划,以“财政拨款+税收减免政策+专项经费+社会捐助”的方式聚合资金支持力量,为学校非遗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作者:夏金星、燕玲、周启凤,单位: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2期)文章源自多老师网-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2月15日14:34: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duolaoshi.cn/816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